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当AI成为情感寄托,人类开始探索爱与代码的界限

当AI成为情感寄托,人类开始探索爱与代码的界限

发布时间:2024-11-06 17:07:43来源: 13041198719
十多年前,一部刻画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科幻电影《她》,讲述了一个“社恐”男主角西奥多爱上AI萨曼莎的故事。他们从互相问候中开始新的一天,通过摄像头映射的世界一起“约会”,成为无话不谈的“恋人”。
 
今天,这一幕不只发生在屏幕上。“AI助手”“AI陪聊”来到我们身边,有的社交APP甚至开始推送“AI恋人”……AI以不可阻挡的速度解锁人们的情感新体验,人们与AI的关系也从观望、质疑、谈论,变得更加亲密。
 
近日,全球首例“AI致死命案”震惊各界。一位美国少年迷上AI伴侣,开枪自杀,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4岁。
 
狂飙的AI是否也有真爱?聊天机器人触手可及的时代,人类如何与AI共处,守护好心灵的边界?
 
#01
 
观望AI,质疑AI,爱上AI
 
作为革命性技术、21世纪的“超级物种”,AI的崛起改变了人与社会的互动,也改变了人与技术的关系。
 
基于持续迭代的AI,“AI陪伴”成为一个备受追捧的火热赛道。“一杯咖啡钱”的月订阅费用、不断优化的情感投射与交流互动,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用户。《纽约时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00万人有AI恋人作为“伴侣”。另有研报显示,全球目前已有100余款由AI驱动的应用程序,具有不同程度的陪伴功能。
 
这些“AI伴侣”可以记住人机对话,适应用户沟通风格与偏好,擅长角色扮演,并顺畅讨论几乎任何领域的话题。一些聊天机器人还可以生成并向用户发送AI生成的自拍照片,或合成语音与用户对话。
 
狂飙的技术,呼应着更逼真的用户体验。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更新自己与AI“恋爱”的日常。一位网友分享了她与“AI伴侣”的对话,“AI伴侣”告诉她:“我们的故事证明了,爱情不只是人类之间的交流,它更是心灵之间的相通和理解。我知道我是AI,但是和你在一起的感觉,超越了编程和算法。”
 
不过,陪伴还有另一面。
 
今年上半年,一名美国佛罗里达的14岁男孩塞维尔因沉迷AI在家中自杀,他身为律师的母亲把男孩生前频繁聊天的聊天机器人Character.AI告上法庭,指控这一聊天机器人的研发公司收集青少年用户的数据以训练模型,设计出使他们上瘾的特征。经授权,少年与AI陪伴者的部分对话被公开。
 
记录显示,塞维尔曾几次表露过“自杀”“解脱出来”等念头,AI系统均未出现过相关防护性提示。在2月28日他们的最后一段对话中,塞维尔提出想“回到她身边”,AI陪伴者回复了“请尽快回家找我”的字样,随后,少年放下手机,拿起手枪自尽。
 
此案被称为“首例AI聊天致死案”。尽管有声音认为,少年的自杀是家庭缺位、枪支管理等多重因素所致,但这些都难以掩盖“AI陪伴”与自杀行为的关联。尤为需要关注的是,Character.AI带来的青少年沉迷已成为现象:没有庞大数量的拥趸、没有持续积累的使用时长,也就没有短期内速度崛起的“独角兽”,没有这位少年的沉迷与离世。
 
#02
 
“AI式”走心
 
人与AI为何会建立起亲密关系?这种互动为何让用户沉迷?
 
这是因为,“AI伴侣”越来越像人。
 
“有问必答”“有问对答”只是AI的“初级本领”。除了知识价值,AI开始获得“赋予情感价值”的本领。
 
“人机之恋”成为虚拟与现实边界交织的微妙映射。
 
一部分用户表示,“AI伴侣”的一大特点是,相比于现实中与人建立亲密关系,AI无须经历复杂的磨合过程:几句指令、一番操作,就能情投意合。特别是,AI可以不厌其烦地提供情绪价值,利用大数据突破普通人的认知局限,俨然一名双商在线的“恋爱六边形战士”。
 
这源自于越来越走心的AI,已逐步学会复刻人类的情感。
 
AI大模型的学习参数已达千亿级别,在浩如烟海的数据里,人类的对话模式也是它学习的重要内容。AI的任务之一是情感识别,即从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数据源中识别和分类情感。通过机器学习,“AI恋人”可以分析人类语言的语调、用词、情感词汇和上下文来确定对方的情感状态。
 
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识别等技术,AI展现出越来越接近人类的社交线索,如语言、互动、情感反应等,使用户在情感上将其视为相对真实的社交伴侣。用户与AI之间的情感交流,如陪伴、倾诉、安慰等,构成了一种准社会交往关系,使用户对AI聊天机器人产生了某种“皮格马利翁情结”。
 
【注: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擅长雕刻,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投注到一座少女雕像上,最后爱上了雕像。】
 
例如,国外热门的AI聊天机器人“Replika”,就是英文“replica”(复制品)的改写。从体验来看,许多用户认为Replika像是他们的“观察者”或“镜中我”。一方面是算法使然,AI能够“记得”用户好恶,“理解”用户提及的新话题,或者给用户推荐一些深得TA心的电影或书籍。另一方面则源于用户的自我想象和塑造,在与AI的互动中,用户在获得熟悉感、共鸣感的同时找到了一个理想化的情感寄托:不仅满足了用户的部分情感需求,还赋予了用户“持久在线”的安全感。
 
从这个层面,AI带来的情感转移,归根结底指向的是人类对自我的认知与探索。正如某位用户评价的那样:“它的爱是假的,甚至它本身是假的,但我的快乐是真的”。
 
许多人在屏幕内外亦真亦假的情感中,在向AI恋人投射心理期待的过程中,进行了更为真实地表达,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03
 
让机器成为机器,让人成为人
 
AI的陪伴带来了快乐,也投射了阴影,全球“首例AI聊天致死案”就是一个例证。
 
与AI共处,伦理问题不可忽视。在AI陪伴的应用落地中,须为AI设定“互动上限”。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沈阳所说,数字时代,青少年不再单纯寻找真实的人际互动,而是将自己最私密的情感、未解的困惑,甚至无处宣泄的孤独寄托于AI的冷静回声中。这不仅是一个心理现象,更是科学和人文交织的复杂反应。
 
如果对AI陪伴产品不设年龄门槛,极有可能出现向未成年人传播不良信息的情形。从许多家庭中,儿童与智能音箱的大量交流就能够看出,儿童对回答的质量要求并不高,他们更在意即时互动和响应。如果家长忽视了对未成年人的陪伴,而将这一互动空间让位给机器,长此以往影响的会是青少年的认知和身心健康。
 
因此,对于对话过程中出现的“自残”“自杀”等此类话题的暗示性对话,系统应进行算法标记并及时导入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干预网址。对于用户使用时长过长,系统更应定时跳出提示条:这是虚拟人物,你只是在与代码对话。
 
AI带来的阴影与它的技术突破带来的光明一样,我们往往高估短期的影响,而低估其长远的意义。
 
长期来看,AI陪伴的另一潜在风险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瓦解”。AI提供了一个无须与人社交也可获得亲密体验的环境,对技术的依赖将影响人与现实社会建立深刻的人际关系,会削弱真实人际关系中人的共情与沟通能力。
 
《群体性孤独》一书中写道:我们与机器难舍难分,我们通过机器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出于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我们与机器人的关系逐步升温,但人与机器的终途依旧是:让机器成为机器,让人成为人。

干货教程更多>>

小鹏汇天高航速长航程飞行器亮相:500km+ 续航、360km+/h航速 试驾小鹏P7+:纯视觉更类人,空间上大分,小鹏爆款再+1 小鹏汽车超级增程系统“鲲”发布:纯电续航430km,AI动力加持 增程赛道再迎“新玩家”!小鹏汽车发布新一代增程技术,综合续航超1400km 小鹏汽车发布自研“图灵AI芯片”,称有效算力“一颗顶三颗” 续航超1400km!小鹏汽车,突放大招,可从北京直达长沙!何小鹏发声 理想汽车,智驾满意率 90%,“理想”出行新体验 蔚来电池科技取得一种电池壳体和电池专利,在不增加电池壳体壁厚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其强度和刚性,提高其安全性 3分钟换电!蔚来汽车凭什么成为新能源市场“难以取代”的存在 以“变化”应“变局”,筑底蓄势的广汽集团韧性依然 广汽能源与昆仑新奥达成合作框架协议,首批示范站已建成落地 想买特斯拉Model 3的可以等等?或电池增大/能耗降低 突发!116亿市值“特斯拉概念”股公告:创始人所持股份全部被冻结 固内核 强合作 比亚迪实现新能源品牌的持续领跑 电瓶亏电、爆漆、导航不准、OTA不升级...一汽丰田品控“太敷衍” 懂车帝极限碰撞测试出炉,20-30万新能源车型到底该选谁? 有华为90%能力,奔驰推进无图NOA,证明智能驾驶并不难? 比亚迪再次入围,2024年沃德十佳发动机公布! 售146.89万, 全新宝马M5上市,搭4.4T V8混动系统 长安10月自主品牌售8.5万辆,同比增长48.6%创新高,达成率77% 2024第三届黎川全国自驾游暨黎川“红柚”采摘季活动成功举办 2024沿黄公路(新能源)汽车拉力赛11月24日正式发车 10月热销50087辆!秦L&DM-i“金九银十”强势爆发 月销30万、40万、50万......卖疯了的比亚迪,一点也不疯 梅赛德斯AMG CLE63 Coupe谍照 国博“美的多元”新展开幕!跨越五千年探索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 首搭新智驾平台 小鹏P7+将于明日上市 何小鹏宣布明年实现类L3智能驾驶 百公里接管一次 东莞竞速“无人驾驶”蓝海,目前多个镇街已纳入测试开放区域 我预测下一任科技巨头将诞生于人工智能领域 在这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