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减产,成为特斯拉近期的关键词。
3月20日,媒体爆料称特斯拉Model Y的售价将在4月1日上调5000元。
近日,外媒又爆料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减产,目前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从原有的六天半调整为五天。
特斯拉一有大动作就会引得不少自主品牌跟进,那么这一次呢?
特斯拉减产,矛头直指销量增长放缓。
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在华销量为60.37万辆,同比增长37.3%,虽然数据亮眼,但是较2022年仅增长0.3个百分点,并且低于我国当期37.9%的新能源增长率。
进入2024年,情况也并未好转。
从乘联会批发销量数据来看,特斯拉2月销量为6.04万辆,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19%,处于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虽然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多家车企均销量下滑,但是综合今年前两个月,特斯拉销量仍同比下降6%,一季度销量堪忧。
而特斯拉在华表现不及预期或与中国市场不断升级的“价格战”有关。
对于“价格战”,李想曾表示,降价不一定能带来盈利,但可以打击对手。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大厂在资金、技术实力上,均有能力通过“价格战”来应对外界变化。
比如,多款热销车型或降价或推出优惠政策,近期全新极氪001起售价直降3.1万元、问界M5推出限时优惠等;再比如,多项高阶配置实现下放,目前800V超充、城区NOA、8295芯片在20万左右的车型中已十分常见。
据一线销售爆料,全新极氪001已对特斯拉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全新极氪001的订单也是一个佐证,3月17日,官方公布其大定订单突破2万辆,并且表示首月的目标为冲刺3万辆。
由于特斯拉采用直营模式,没有经销商在其中起到缓冲作用,所以特斯拉减产足以证明其未来走势不及预期。
一方面,中国电动车市场放缓。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市场中,纯电动车销量占比同比下降8%,市场份额被插混/增程车取代。
所以,以中国市场为销量大头的自主品牌也将面临较大压力,不排除有部分品牌即将减产,即使现阶段订单量依然可观。
另一方面,全球电动车市场需求同样放缓。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增幅仅为5%。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3年产能为94.7万辆,粗略推算,其中有近四成产能用于出口。
但是从去年开始,各国补贴陆续退坡,或将对电动车销量增长产生不小的影响。
德国在2023年底突然宣布,提前一年结束原本计划实施到今年年底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荷兰计划从2024年开始,将4.5万欧元以下电动车的补贴下降400欧元。此外法国、英国等国家也对电动车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
特斯拉的减产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据爆料,特斯拉已告知员工和部分供应商,做好延长限产至4月份的准备。
与此同时,特斯拉Model Y涨价已板上钉钉。
减产与涨价同时出现,似乎并不符合普遍认知。
“目前的电动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只有特斯拉敢涨价。”
雷军同样认为电动车市场非常激烈,并对特斯拉涨价的反向操作表示“真心佩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将售价上调5000元外,Model Y在3月份的各项优惠补贴也将终止,包括8000元保险补贴、最高1万元的车漆减免政策,实际调价幅度最高可达2.3万元。
而特斯拉提前十天进行涨价“预告”,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在变相逼单,让观望者尽快决策,并挽救今年前两月的销量颓势,提振一季度的销量。
不过Model Y涨价,并不是国内特有。
3月中旬,特斯拉宣布从4月1日起,对美国市场的Model Y涨价1000美元。没过两天,特斯拉又宣布,从3月22日起,对部分欧洲国家的Model Y涨价约2000欧元。
马斯克今年2月曾在社交媒体上提到,消费者需求是季节性的,这被普遍认为是特斯拉频繁调价的原因。
不过,降价并未带来预期的边际效应或许才是主因。
据《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有64.1%消费者对“价格战”的态度为中立,16.4%持消极态度,意味着“价格战”对超过八成的消费并未起到积极作用,甚至是反作用。
对于大几十万的高端车而言,降价动辄大几万元,消费者可能满足预期后就会立刻出手。
但是对于十几、二十万的低价车型而言,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更高,观望的人也会越多,会考虑是否还会更便宜等更多的问题。
换言之,“买涨不买跌”已逐渐成为电动车用户的消费习惯。
至于中国品牌是否会像特斯拉一样涨价,我认为不太现实。
因为除了比亚迪外,几乎没有一家自主品牌如特斯拉一样处于强势地位,何况比亚迪都在不断推出冠军版、荣耀版来拉低售价。
并且纯电品牌中,目前除了特斯拉,绝大部分都处在巨额亏损阶段,生存问题都尚未解决,哪来的底气去涨价?
同时,频繁的降价、涨价对特斯拉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不仅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并且此前的多次调价已经验证:涨价对于特斯拉的销量来说无伤大雅。例如,去年2月、5月两次涨价后,特斯拉的销量均未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不降反增。
最后,无论是规模、盈利能力、品牌影响力,特斯拉都是电动车市场中独一份的存在。对于多数还在温饱线挣扎的自主品牌而言,很难跟进涨价,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