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基本面:PMI数据印证复苏韧性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6月经济数据显示,制造业PMI为49.7%(+0.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50.5%(+0.2%),综合PMI产出指数50.7%(+0.3%),三大指数同步回升,印证经济景气度持续改善。
核心亮点解析:
1. 制造业企稳回升:
- 生产与新订单指数分别升至51.0%和50.2%,连续两月扩张,装备制造业(PMI 51.4%)、高技术制造业(50.9%)和消费品行业(50.4%)成为主要驱动力。
- 价格指数同步反弹,原材料购进与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5个百分点至48.4%和46.2%,显示供需两端协同性增强。
2. 非制造业平稳扩张: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跃升1.8%至52.8%,土木工程领域(56.7%)持续高景气,专项债扩围激活基建需求。
- 金融业指数升至60%以上高位,货币与资本市场服务表现突出,政策支持消费的金融工具(如5000亿元消费再贷款)释放长期利好。
- 接触型服务业短暂回调后,暑期消费旺季预期强烈,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普遍超55%。

二、A股市场:震荡行情中的结构性机会
今日A股呈现“指数缩量震荡、个股普涨”格局,成交额约1.5万亿元,超3500股上涨,呈现以下特征:
1. 板块分化与资金流向:
- 金融股调整:银行、证券板块延续弱势,但调整或属技术性回调。机构指出,前期涨幅较大的权重股需消化获利盘,为后续轮动蓄力。
- 科技与军工主导反弹:半导体、AI、光模块等科技板块受外溢性事件(如美国AI出口管制传闻)刺激领涨,国防军工借地缘局势及“大阅兵”预期爆发,20余股涨停。
- 消费与政策受益板块补涨:IP经济、数字货币等概念受政策催化活跃,文旅、家电等消费链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受益。
2. 市场逻辑重构:
- 增量资金入场:9月24日以来,融资余额新增近5000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入超2200亿元,显示资金对政策红利的信心。
- 风格切换信号:前期超跌的小盘成长股(如中证1000)反弹显著,但市场逐步转向“业绩+政策”双主线,高股息(银行、煤炭)与科技成长(AI、半导体)或成均衡配置方向。

三、后市展望:震荡中寻确定性机会
短期:
- 洗盘与轮动:当前市场处于“924行情”后的震荡整固期,指数或受制于3400点压力位,但流动性宽松(M2增速8.2%)支撑结构性机会。
- 关注信号:若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落地(当前概率超70%),或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催化估值修复。
中长期:
1. **政策红利主线**:
- 财政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加速落地(6月底前下达全部项目清单),基建与设备更新投资或成实物工作量抓手。
- 消费提振:央行“五篇大文章”聚焦消费金融支持,文旅、健康、IP经济等新消费场景或受益。
2. 产业升级主线:
- 科技自主:半导体国产替代(如中芯国际、寒武纪)与AI应用(如DeepSeek大模型)双轮驱动,TMT板块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 新动能扩张:新能源(光伏装机破10亿千瓦)、高端装备(机器人、无人机)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政策支持持续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