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比亚迪的一项创新技术,CTB即Cell to Body,CTB技术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使刀片电池与高强度车身一体化集成,让刀片电池整体融入车辆底盘中,电池、托盘和车身底板共同构成类似“三明治”的结构。
CTB技术架构
二、CTB的技术原理
结构集成:将车身地板与电池上盖板合二为一,使刀片电池与高强度车身一体化集成,让刀片电池整体融入车辆底盘中,电池、托盘和车身底板共同构成类似 “三明治” 的结构。
类蜂窝结构强化:刀片电池具有高安全性,相邻电芯紧密排列在一起,一排排的刀片电芯组成的结构就如蜂窝芯,通过上盖板和底板组成类蜂窝结构,提升电池包的结构强度。
三、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亮点
亮点一:安全性高,采用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通过类蜂窝铝板的“三明治”结构,强度极高,无论是碾压还是针刺,都没有起火、冒烟的情况。同时,电池横向排列,扭转刚度高,提升正碰和侧碰的结构安全系数。
亮点二:操控性好,CTB技术的优化降低了底盘厚度和车辆重心,配合均匀排布的刀片电池,车辆稳定性更好。同时车身刚度增强,变形量小,响应快,弯道操控性好。
亮点三:舒适性强,CTB电池包占据空间小,提升车内的空间,提升乘坐舒适性。
亮点四: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装载更多的电芯,从而提升电池容量,增加续航里程。
亮点五:动力性能佳,通过全新的电池管理系统,提高了电能的高效利用,大幅度提升了续航里程
亮点六:充电智能化,实现了充电过程的智能化和远程操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实时掌握充电进度和电量状态,还可以自由设置充电计划。
四、CTB技术的缺陷
缺陷一:整体更换成本高,目前,CTB技术暂时不支持对电池故障的每个电池组进行检查维护,一旦出现问题,需要整体更换电池包,对消费者来说,需要承担较高的维修费用。
缺陷二:监测与维修难度大,电池与车身一体化,电池系统无法独立成为一个系统,一些电池下线检测变得十分困难,需要对庞大的车身结构进行检测,往往耗费许多时间和人工成本。
缺陷三:能量密度与体积利用率相对不足,比亚迪 CTB 技术的电芯到车身的体积利用率为 66%,能量密度为 200,相比一些其他先进电池技术显得落后。
缺陷四:低温性能受限,CTB 技术使用的是磷酸铁锂体系的刀片电池,在低温情况下会减少续航时间,例如,在 - 30℃时,磷酸铁锂电池的放电容量仅有 70%,而三元电池可达 86%。
五、搭载车型
第一款:海豹,是比亚迪CTB技术的首发车型,基于e平台3.0打造
海豹
第二款:海狮05EV,基于e平台3.0打造,应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海狮05 EV
第三款:秦L EV
秦L EV
第四款:元UP
元UP
第五款:宋L 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