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车展上,奔驰带来了好多新车,最抢眼的是Vision V概念车和纯电CLA。工作人员说CLA能跑800多公里,充电一次够开好久。现场很多人围着车门拍照,因为开门时车灯会变颜色,挺有意思的。
奔驰老总康林松说他们不做最快的,要做对的。CLA用了自己研发的系统,还能在线升级,跟手机系统差不多。但德国总部以前都是定标准,现在却说中国用户的需求影响挺大,比如停车难的问题让奔驰做了个智能泊车系统,可能以后全球都会用。
中国研发中心现在很重要,奔驰在上海开了第二个,专门搞新技术。他们跟阿里腾讯这些公司合作,不是买技术,而是一起开发。比如CLA里的语音助手用了中国的大模型,但得符合奔驰自己的标准。
Vision V车里设计像客厅,后排能躺着,屏幕还能调亮度。设计师说灵感来自中国家庭喜欢待客,所以座椅软硬度和灯光颜色都按这个改过。CLA车里的装饰花纹像古代瓦当,但奔驰说这不是专为中国做,而是要让全世界都觉得好看。
奔驰在北京有全球最大工厂,现在还投资了中国自动驾驶公司。以前都是德国定规矩,现在中国工程师的意见也能改德国的设计。比如CLA的电池管理系统,就是中国团队优化的,后来德国也用了。
车展上有个活动叫品牌科技日,放了巴赫的音乐,介绍未来豪华车怎么造。康林松说豪华不是堆料,而是让人感觉舒服。比如CLA的空调出风口形状参考了中式家具,但没人会说这是中国特供,反而觉得这是新潮流。
奔驰说接下来所有车都会用新系统,不只是电动车。燃油车也要升级电子架构,但具体啥时候做没说。他们现在更关注中国用户的习惯,比如年轻人喜欢用语音控制,所以系统里加了很多本地功能。
上海车展结束后,奔驰官网更新了介绍,把中国研发中心的位置标得特别显眼。德国总部的新闻稿里也开始用中文词汇,比如“私享贵宾厅”这种说法。可能以后买车,德国产的也会有中国设计元素。
奔驰以前是造豪华车的,现在变成科技公司了。CLA的续航和电耗数据比很多电动车好,但价格还没公布。现场销售说国产化后成本会降,但德国那边还在纠结要不要完全照搬中国方案。
他们在上海车展放了很多新东西,但没说具体卖多少钱,啥时候上市。不过奔驰的工程师已经在跟中国供应商谈合作,准备把更多本地化功能加入新车。可能明年车展就能看到更成熟的版本。
奔驰现在做的事有点矛盾,既要保持德国工艺,又要学中国速度。比如CLA的研发花了四年,但中国团队提出的改动三个月就做完了。德国总部现在每周开视频会,专门讨论中国市场的反馈。
车展结束后,奔驰的社交媒体账号开始发中国用户测试视频,展示CLA在拥堵路况的表现。评论区有人说“终于懂我们需求了”,也有人说“别学太多中国东西,别丢了德国味道”。奔驰公关回应说会平衡,但具体怎么平衡没细说。
他们给媒体的资料里提到“中国是创新源泉”,但德国工厂还在用老技术生产燃油车。可能未来几年,奔驰会分两条线,一条专注电动化,另一条维持传统豪华。不过CLA的成功可能让德国总部更重视中国方案。
现在奔驰的官网首页全是电动车照片,但4S店里燃油车还是卖得更多。销售人员说换购电动车有补贴,但很多老客户还在犹豫。奔驰市场部最近在做调研,看用户到底想要啥,结果还没出来。
这次车展让奔驰在中国的团队更有话语权了。以前德国总部说啥是啥,现在中国工程师能直接提意见。比如Vision V的灯光效果,就是中国设计师坚持要加的,后来德国觉得不错,就保留下来了。
奔驰的计划是未来三年推十几款新车,大部分会用中国研发的技术。但德国总部担心太依赖中国市场,所以每个项目都有欧洲团队监督。这种合作模式能不能持续,得看新车型的销量和口碑。
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平衡德国标准和中国速度。比如CLA的系统更新,中国团队想两周一次,德国觉得太频繁,最后定为每月一次。这种磨合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奔驰说值得尝试。
总的来说,奔驰这次车展就是想告诉大家:他们还在变,但不会丢掉豪华。中国用户的需求会影响他们,但不会完全改变他们。接下来就看这些新车能不能既卖得好,又保持奔驰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