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的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商务精英的 "身份勋章"。
在平均月工资不足 500 元的年代,花一两万买一部 "砖头机",相当于现在手握保时捷钥匙的派头。
能从腰间摘下这些 "神器" 的人,不是企业老板就是弄潮先锋!
摩托罗拉 3200(俗称 "大哥大",约 2.2 万元)
这款 "移动通讯开山鼻祖" 重新定义了商务人士的气场。
280 克的机身重量堪比小型砖块,挂在腰间的皮套能直接当防身武器。
单次充电可维持 30 分钟通话,当年老板们谈生意时,总要在公文包备上三块备用电池。
按键采用金属触点设计,按下时 "咔嗒" 声清脆如打字机,在大排档谈合同都能盖过嘈杂声。
摩托罗拉 8900(约 1.8 万元)
堪称 "大哥大瘦身版" 的划时代产品。
机身厚度从 55mm 骤降至 33mm,西装内袋终于能轻松容纳。
首创的中文电话簿可存储 99 个号码,不用再随身携带小本本。
天线采用可折叠设计,收到寻呼机信息时,掏手机的动作自带 "商务仪式感"。
爱立信 GH337(约 1.5 万元)
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 "汉字手机"。
128×64 像素的液晶屏能显示 4 行中文,不再是单调的英文代码。
内置 "中文输入法" 支持拼音联想,编辑 "今晚吃饭" 的短信需要按键 28 次,却让年轻人兴奋不已。
机身采用工程塑料 + 金属镀层,握在手里的冰凉感堪比现在的钛金属外壳。
诺基亚 1011(约 1.3 万元)
国内首款 GSM 数字手机,开启了 "全球通" 时代。
90 克的机身重量让手掌终于解脱,弧形机身贴合掌心的设计领先行业 5 年。
蓝色背光键盘在黑夜中如星光闪烁,成为千禧年街头最潮的 "耍帅道具"。
标配的橡胶挂绳孔,让中学生把它挂在脖子上,比戴金项链还威风。
西门子 S4(约 1.1 万元)
"商务精英的低调奢华之选"。
哑光黑色机身搭配银色边框,比同期机型多出一份沉稳气质。
独创的 "智能拼音输入法" 支持连续按键,输入 "中国" 只需按 "9464" 四个键。
电池后盖采用磁吸设计,换电池时 "啪嗒" 一声的高级感,让竞争对手纷纷效仿。
三星 SH-700(约 9800 元)
韩系美学在手机领域的初次亮相。
60×130mm 的黄金比例机身,比信用卡略宽的设计引领轻薄潮流。
外屏采用镜面设计,等公交时能当化妆镜使用,深受白领女性青睐。
来电铃声支持 5 种和弦音,在商场响起时总能吸引众人目光。
松下 GD90(约 8800 元)
"户外硬汉的通讯伙伴"。
军工级防尘防水设计,在工地或暴雨天通话毫无压力,成为包工头的标配。
300 小时超长待机刷新行业纪录,出差一周不用带充电器的安全感,让商务人士爱不释手。
机身侧面增设 "快捷功能键",一键切换到收音机功能,干活时能听单田芳评书解闷。
索尼 CMD-Z1(约 7500 元)
"年轻人的潮流玩具"。
首创 "可换彩壳" 设计,附赠红 / 蓝 / 黑三款面板,每周换壳比换衣服还勤。
内置 3 首预设电子铃声,放学路上按音量键循环播放,堪比随身携带的 BGM 播放器。
100 克的超轻机身搭配挂绳孔,女生挂在斜挎包上,比现在背名牌包还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