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作为当下最火的短视频平台之一,其算法规则一直是众多创作者关注的焦点。近日,渠联社在杭州线下课上,首次公开了抖音的最新算法机制和治理政策,这一消息无疑给广大创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一、算法底层逻辑大转变
以往,抖音算法较为依赖标签来推送内容。但如今,它几乎不再依赖标签,而是借助神经网络计算,直接预测用户行为,像收藏、复访等行为的权重明显增加。这意味着抖音更注重挖掘用户的潜下意识,精准推送符合用户内心喜好的内容。比如,系统不再单纯依据视频添加的房产标签,而是综合分析用户对房产类视频的收藏、反复观看等行为,来判断是否向其推荐相关内容。
二、流量分配机制“改头换面”
从极速流变为缓速流,是抖音流量分配机制的重大改变。过去,作品发布后,流量往往在两三天内集中爆发,热度一过就很难再有新的流量。现在则不同,流量推送时间拉长至一周左右。这就意味着,若视频的收藏量较高,后续还有持续爆火、流量叠加的可能。以之前爆火的一条长达7个半小时的红楼梦相关视频为例,它获得了1000多万点赞,这充分表明平台越来越推崇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创作者不能再依靠博眼球、博流量的方式来获取关注,而要把精力放在提升内容质量上。
三、粉丝优先推荐,互动才是王道
新发布的视频,第一轮会先推送给粉丝。只有当粉丝的互动率高、反馈好时,视频才会进入更大的公域流量池。这就要求创作者积极维护粉丝群体,不能对粉丝的评论和私信置之不理。比如,可以多在粉丝群互动,及时回复评论区的问题,增强粉丝的粘性和活跃度,为视频获得更多曝光机会打下基础。
四、同量级PK,公平竞争新赛道
抖音为了营造公平的创作环境,实行同量级PK机制。比如,20万粉丝的账号只会与同量级的账号进行数据对比,不会再与200万粉丝的大博主竞争。创作者只需专注于做好同赛道、同粉丝量级的内容,发挥自身优势,就有机会脱颖而出。这样一来,中小创作者不必再担心被大V“碾压”,只要内容优质,就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
五、深度内容备受青睐,长视频迎来春天
如今,讲知识、文化、教育的深度内容流量至少增加3倍。10分钟以上的长视频,如系列教程、纪录片等,只要收藏率高,就能持续累积流量。创作者可以抓住这一趋势,制作有深度、有价值的长视频内容,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流量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