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是一个大学里的老师,我把他称为李兄。昨天晚上李兄约我去喝酒,到了酒桌上,李兄先跟我来个下马威,让我把手机放到桌上,除了来电话之外,不能碰手机。
他说如果谁在没有来电话的前提之下,拿起了手机,这顿饭就由他来买单。
我这位在大学里当老师的李兄是个人物,除了在网上写些风生水起的文章,还喜欢研究人的心理。
我就是他的研究对象。看来今天这场酒没有那么简单。
我和李兄把手机都放在了桌子上。我相信自己还是有克制力的,在没有来电话的情况下,我不会去碰它。何况还有这桌酒,我可没钱来买单。他是大学老师,一个月的收入那可是不可小视的。
李兄眯着一对小眼睛,透着冷光,似乎能通过两个厚厚的镜片看通人心。
我和李兄是十几年的交情,早就心意相通,很是了解。我知道他又拿我当成了实验品,在做他的社会测验。
我一定要坚持住。
李兄出手大方,点了个烤鸭,又点了肥肠和腰花,都是我喜欢吃的。
别看李兄是位老师,说话却是很接地气,他说知道你们夫妻关系好,感情深,再给你点个生蚝炒韭菜吧。
我白了他一眼。
酒倒满,开始喝。几杯酒下肚,话便多了起来。我和李兄早有约定,在外面喝酒,只聊风月不谈闲事。
旁边有一桌食客,四个中年男人,大肚便便,也正在喝酒。这四位聊的热烈。我竖起耳朵听了几句,他们正在聊廊坊近期出的一个关于商铺牌匾的事。
我看了一眼李兄,他也听到了那四人的说话声。冲我摇了摇头。李兄端起酒,说喝酒,喝酒。
我哈哈的笑出两声。
手机放在桌上,无声无息。我知道不会有人给我打电话,我的爱人也不会。我在外边喝酒,她从来不查岗,她相信我。
只是我却总想着拿起手机看一眼,只看一眼就行。盯着手机,我不由自主的手便伸了过去。
刚碰到手机,李兄就笑了。我连忙把手缩了回来。看着桌上的烤鸭和肥肠、生蚝、螃蟹,我可不想输了比赛,我可不想买单。
李兄指着桌上的手机,冲我说,他这是一个社会性实验。现在的人几乎已经离不开手机,他在做一个实验,要看一看一个人能够多久不碰手机。
我问李兄这实验做了多久了,有什么结果吗?
李兄说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发现一般情况下,15分钟之内,一般人就会拿出手机来看一眼。
我想了想,把手机放到桌上,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小时,看来我赢得比赛的机会很大了。
李兄却把我的手机推到了我的手边,说别难为自己了,能请你刘先生出来吃饭,就已经给面子了,怎敢让你再来买单。
我哈哈的笑,拿起手机,扫了一眼。
李兄却又说道,你刚刚看的什么?
我说只是看一眼,没看什么啊。
李兄又分析着说道,这也是个通病。其实看手机并没有我们需要得到的内容,只是一个习惯性动作,是下意识里决定的。手机已经从一个通讯工具成为了一个陪伴物,成为了现代人抵抗孤独的手段。
现代人孤独吗?我问李兄。他是研究社会学的,更是对人性有着充分的认知。
李兄却反问我,你说现代人孤独吗?
我想了想,点了点头。
我忽然问李兄,那为什么现代人会孤独吗?现在种种的娱乐活动那么多,人怎么会越来越孤独,会依靠着手机来安慰内心呢?
李兄看了看旁边桌上的四位食客,他们还在激烈的讨论着牌匾的事。
如果内心是一株树的话,如何使之成为合抱之木,是一门大学问。丰盈的内心更需要不断的读书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