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巧 > 干货教程 > 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办托 朝阳今年将建成6566个普惠托位

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办托 朝阳今年将建成6566个普惠托位

发布时间:2025-01-10 12:47:49来源: 13041198719

北京1月9日电 (记者高星)记者从2025年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朝阳持续关注“老老人小小孩”,健全托育服务体系,鼓励街乡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办托,将建成6566个普惠托位,完善“首儿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的医育结合模式。根据老年人居家、社区、医疗机构等不同养老场景提供方便可及的医疗服务,促进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率提升至85%。

2025年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装修改造项目将实现开工

朝阳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朝阳区将持续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来广营院区)装修改造项目将实现开工;加快推进双桥医院改扩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扩建、北京中医医院朝阳院区、和睦家医院新院区等新建项目前期审批程序,部分项目具备年底开工条件;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建设工程预计年内竣工。

同时,朝阳区将持续发展重点专科,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发挥儿童健康医联体牵头单位儿研所的引领作用,建立儿童健康专科发展、专家出诊、远程诊疗、双向转诊等合作路径,指导垂杨柳医院、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双桥医院4家协作单位业务提升;推进康复医疗建设,发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优质管理及技术优势,推进建立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将完善“首儿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的医育结合模式

针对“一老一小”,朝阳区将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新跨越。2024年,朝阳区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八里庄儿童成长中心。全区新增幼儿托位4442个,托位总数达1.1万个。全部51家实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提供儿科诊疗、延时服务和周末开诊;持续深化市级“两个中心”建设,新转型建成1家老年护理中心、1家安宁疗护中心,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率和公立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率达到100%,加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

2025年,朝阳区将推广电子预防接种证使用,为儿童疫苗实地接种及记录查询提供便利。健全托育服务体系,鼓励街乡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办托,建成6566个普惠托位,加强与首儿所的深度合作,开展社区中心与托育机构的一对一帮扶指导,完善“首儿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的医育结合模式,让群众“能够托、放心托”。全心关注“一老”生命质量,根据老年人居家、社区、医疗机构等不同养老场景提供方便可及的医疗服务,促进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率提升至85%,巩固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急救和街乡办事处“手拉手”机制,搭建区级医养结合分级体系,探索“养老机构—社区机构—指导中心”管理运行模式。

2025年朝阳区将建设1-2个家医签约培育基地

居民有个发烧感冒、头疼脑热,最先想到的是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疗机构被称为群众“第一道健康屏障”,朝阳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2025年,朝阳区将夯实基层服务网底。持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2家标准化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建设1-2个家医签约培育基地,打造一站式签约—诊疗—慢病管理模式“样板间”。推动家医签约服务“六个拓展”,实现签约服务由基层机构向二、三级医院拓展;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继续开展病房建设,力争增加100张病床,开设专病特色门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朝阳区还将持续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急救知识健康宣教,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AED配置全覆盖。巩固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加强三级急救网络绿色通道建设,保持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0分钟以内,做好“智慧急救”项目推进工作,完善朝阳医院常营院区5G“上车即入院”模式,并向其他医疗机构稳步扩展。

将建设中医药文化场景和数字化国际传播示范基地

作为北京唯一一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单位,朝阳区集聚了263家中医医疗机构,全区5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18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全部开设中医药服务。2025年,朝阳区将建设中医药文化场景和数字化国际传播示范基地。深化22个区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强化重点专科辐射带动作用,将优质中医资源进一步下沉到百姓身边。

作为北京市数字医疗产业的重点承载区,朝阳区正大力发展数字医疗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朝阳区将深入构建以区域互联网诊疗平台为核心的一体化服务,持续推进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区域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入驻和医保验收,实现互联网家医签约服务智能导诊、智能随访、家医AI助手、医保移动支付等标准化服务。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信息系统全面升级改造,在已升级改造55家的基础上,稳妥做好培训、调试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一体化发展,规范慢病管理、拓展健康管理。推进“城市智慧大脑”医疗应用场景建设,在“惠民”“慧医”“智联”“优政”四方面进一步完善建设架构和相关项目实施路径,推动整体建设方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