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要求,对标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学科专业。其中人工智能就是新设方向之一,面对学科发展新要求和人工智能新潮流,沪上各大高校是如何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在课程上推陈出新的呢?
在复旦医学院,来自生物医学工程系的老师,正在为大家上《AI在医学影像的多场景应用》这门课。
“涉及到一些算法,老师比较侧重临床应用,还是比较能够理解的。”“AI真的进入医学领域了,不掌握这些技术的医生,医疗工作肯定是受限的。”课程内容交叉多个学科,涉及到建模、大数据学习和医学读片等等,由信息学院、类脑学院与医学专业的老师搭班教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李郁欣介绍:“应用端方面请到的老师都是来自于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AI技术上来讲涉及大模型,以及各种模型的一些底层的结构,此外我们还注重一些临床实践。”
根据教育部要求,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知识形态出现了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特点。因此,这一轮上海各高校在课程调整时,也将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的融入。
复旦大学启动了AI大课模式,一学年里推出超过110门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其中近七成为全新打造。“把人工智能跟所有的一级学科,都要做高度地渗透,把它的交叉属性更加好地体现出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说道。
其中有61门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覆盖全体本硕博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突破专业限制,自由选择AI创新课程。数学系的张同学就跨专业选修了两门AI相关课程,包括这门《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以前学的纯理科的课程比较多,学了这门课以后,其实我感觉还是对当前社会的一些治理,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认识。”一位大三学生这样说。
这门课融合政治学与AI技术,由4位老师共同教授,考虑选课的学生中,还有大量来自文科专业,课程设计就会从原理入手,过渡到具体场景应用,最后再涉及到AI大模型、编程等内容。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熊易寒对此称:“让文科生也爱上人工智能,最后的作业可能是人工智能在国家治理城市治理当中的一些应用场景,让同学们去优化它,是不是从算法、从技术层面还可以对它做一些改良。”
同济大学则新设了未来技术班,从今年约4500名本科新生的前1%中选拔出了首批60名学生,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四个交叉领域,即:机器人、智能网联车辆、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他们在大一的时候,可以在这个四个领域里面进行体验,大二的时候再决定,自己究竟侧重于哪一个领域,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像研究生一样进行课题的研究了,到大四的时候毕业设计,同时再选择跟这个毕业设计相近的方向,把本研贯通。”同济大学国豪书院 执行院长尹学锋介绍。